党参的历史价格变化情况 ??? 自1990年以来,党参在十六年的风雨历程中,大体经历了三个起落周期,基本以3-5年为1个起落周期,中间受天气变化和供求余缺的影响,也有短暂的波动,所以业界有“五年一大调、三年一小调”的说法。 ??? 优秀个周期是1990-1993年。1990年以后,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,党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,价格由5.5元逐步上升到1991年下半年的10元左右,再上升为1992年的7月的20元以上,由于当年生产发展,产新量较大,后半年价格逐步回落到年底的16元左右。1993年,受高价刺激,党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近7万亩,产量大幅增加,严重供大于求,党参价格节节下滑,由16元下降到13元,在下降到1994年的3元左右。第二个周期是1994-1999年。1994年价落谷底,商家积极收购囤积,价格又回升到1995年的6-7元。1995年-1998年,党参主产区连续三年大旱,党参产量连年下降,价格稳步上升,由当年的6-7元逐步上升为1996年的7-8元,再上升为1997年底的16-17元。到1998年5、6月份,党参价格上升到18-20元,之后逐步回落稳
炮制方法: 1.党参片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 2、米炒党参:将大米置热的炒药锅内,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,投入党参片拌炒,至党参呈黄色时取出,筛去米,放凉。(每100kg党参片,用米20kg) 3、蜜炙党参: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,与党参片拌匀,闷透,置热炒药锅内,用文火加热,不断翻炒至黄棕色,不黏手时取出,放凉。(每100kg党参片,用炼蜜20kg) 性状作用: 1、党参片: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,便面黄棕色或灰黄色,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,有裂隙或菊花纹,中央有淡黄色圆心。周边淡黄白色置黄棕色,有纵皱纹。有特殊香气,味微甜。生党参片益气生津力胜。常用于气津两伤或气血两亏。 2、米炒党参:表面老黄色,具香气,余同生党参片。气变清香,能增强和胃、健脾止泻作用。多用于脾胃虚弱,食少,便溏。 3、蜜制党参:形如党参片,表面黄棕色,显光泽,味甜。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的作用。用于气血两虚之症。 用药禁忌: 1.《得配本草》:气滞、怒火盛者禁用。 2.《药笼小品》:中满有火者忌之。 3.《中华本草》:实证、热证禁服
以下内容是在百度百科找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参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,表面浅灰色,内有菊花心。茎缠绕,断面有白色乳汁,长而多分枝,常带暗紫色,下部有短糙毛,上部光滑。叶对生或百生,有柄,叶片卵形或广卵形,全缘。花单生,腋生或顶生;花冠广钟形,黄绿色带红色斑点;雄蕊5;子房3室。蒴果圆锥形。种子小,褐色有光泽?;ㄆ?~9月,果期9~10月。 生长特性 党参,抗寒性、抗旱性、适生性都很强,全国各地都已引种栽培。喜欢气候温和凉爽的地方。苗期喜潮湿、阴凉,干旱会死苗。育苗时要和高秆作物间套种。大苗喜光,高温高湿易烂根。 栽培技术 1.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半阴半阳坡,离水源近的,无地下害虫和宿根草的山坡地和二荒地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,每公顷施厩肥或堆肥30000千克左右,翻耕、耙细、整平做平畦或高畦。移栽地要求不严格,山坡、梯田、生地、熟地均可。如果是生荒地,先烧荒,进行翻耕。熟地要施基肥,灶墙上、骡马猪粪等。每公顷60000千克左右。翻耕一天,耙细整平,做成宽100~120厘米的畦或垄,垄距离30厘米。 2。繁殖方法 党参繁殖要用新种子,发芽率85%,隔
党参 黄芪 这两年种植面积萎缩 只有甘肃内蒙少数地区种植 且库存薄弱 前景不错 只不过现在种植成本增高了
[产地分布] 党参:主产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以及东北地区。 素花党参:主产四川西部及甘肃部分地区。 川党参:主要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等省。 [药材特征] 党参:根呈长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~35cm,直径0.4~2cm。表面黄棕至灰棕色,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,每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;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,向下渐稀疏,有的达全长的一半,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;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,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。质稍硬或略带韧性,断面稍平坦,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,皮部淡黄白至棕色,木部淡黄色。有特殊香气,味微甜。 素花党参:表面黄白至灰黄色,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。断面裂隙较多,皮部灰白至淡棕色,木部淡黄色。 川党参:表面灰黄至黄棕色,有明显不规则纵沟。质较软而结实,断面裂隙较少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。 党参种植技术一 1、党参概述 党参为桔??频巢问舳嗄晟荼局参铮仓蛐纬ぴ沧缎?,长30-60厘米,根头顶端膨大,具有多数瘤状茎痕,俗称“狮子头”或“狮子盘头”。鲜品白色,内有菊花心,干后
人参与党参:均能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。均可用于脾气不足的体虚倦怠,食少便溏;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,语声低微及气虚血虚者。但人参能大补元气,为治气虚欲脱、脉微欲绝危重证候的要药。人参还能益气安神,益气生血,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,故又可用于气津两伤的口渴及消渴证,气血亏虚、神志不安的心悸、失眠、健忘证,血虚证,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和阳痿证等。党参补脾肺之气及生津、养血、扶正祛邪等功效与人参基本类似而力较弱,故古今方中以人参治疗一般脾肺气虚及津伤血亏而证候较轻者,现多以党参代之。但党参并无大补元气、复脉固脱之功,虽用大剂量,亦不能代替人参益气固脱。
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,健脾益肺。用于脾肺虚弱,气短心悸,食少便溏,虚喘咳嗽,内热消渴。 本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,功能补脾益肺,效近人参而为较弱,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,常与黄芪、白术、山药等配伍应用;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,配补血药如熟地、当归等。适应人群 体质虚弱,气血不足,面色萎黄,以及病后产后体虚者宜食;脾胃气虚,神疲倦怠,四肢乏力,食少便溏,慢性腹泻,肺气不足,咳嗽气促,气虚体弱,易于感冒;气虚血亏者宜食;慢性肾炎蛋白尿者宜食;慢性贫血,萎黄病,白血病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佝偻病患者宜食。上述病证,古方用人参者现代常以本品取代。 用法用量 一日15~30g。煎汤,煎膏滋,入粥、饭、菜肴。